close
才幾百人口的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,早期拜台灣玉的盛產,曾是繁華的小村落,不僅市集林立,甚至還有戲院、茶室;隨著礦石停採,早期人聲鼎沸的戲院門口,如今成了小市集,上午熱鬧依舊,下午則像個午睡的老人,恬靜地回憶過往雲煙。
豐山村長蘇明良說,豐山村在日治時期就是個日本移民村,當時與豐坪、豐裡村,都統稱為豐田村,戰後則來了一波客家移民潮,四十多前,山區盛產台灣玉、貓眼石,礦場林立,也吸引不少外來民眾受僱採礦。當時的台灣玉、蛇紋石等剛問市時,奇特的紋路與堅硬的質地,深受喜愛,豐山村每年的玉石產量可達六百噸,還外銷到日本,豐山村街道上也到處是家庭式的代工廠,豐山街與中興路交叉口,甚至還出現了戲院,每逢週六日播放電影時,戲院人口人聲鼎沸,熱鬧非凡。
蘇明良說,當時也有不少個別的採礦工人,若開採到質地純淨的台灣玉原石,立即僱用計程車送往市區出售,或賣給加工廠琢磨,因此,戲院門口每天排班的計程車有四十部左右。隨著礦石開採盛況不再,戲院十多年前就歇業,如今則出租給菜販、肉販當作攤位,戲院外牆也斑駁不堪,僅剩戲院招牌勉強讓遊客想像當時的繁華景象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