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ads

78歲老師傅戴維鎮蓋房子40多年,從早期的土确厝、竹管厝到現代的磚塊、水泥屋,都難不倒他,戴維鎮笑說,自己可是全國少數能蓋各種厝的師傅哦!
最近走進雲林縣古坑鄉水碓社區的人,都會被社區活動中心旁一棟造型特殊的竹管厝吸引,尤其門兩側窗櫺及窗檯下方用竹子做成的花樣,更是令人忍不住讚嘆「好美哦!」從設計到施工都是出自一位高齡78歲的蓋屋達人—戴維鎮之手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2007年台灣建築獎,經評審團於10月28日、29日兩天實勘行程後,決選出得獎作品為〈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〉,另有兩件佳作〈紅瓦厝國小一二期校舍〉、〈家樂福文心店複合大樓〉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保存逐漸失傳的建築技藝,水土保持局邀集老師傅「重出江湖」,在牛埔農塘親手打造現已罕見的竹筒厝,讓這處以先進生態工法著稱的觀光景點,增添了不少令人懷舊的古早味。
水保局委託龍崎鄉農會,商請對傳統建築有深厚功力的湯氏家族耆老們再度出馬,手工搭建竹筒厝,重現早期鄉村生活的風貌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內分駐所後花園,種滿上百盆蘭花,全是警界養蘭達人楊登山的心血結晶,他將荒地闢成蘭園,綠美化之餘還能怡情養性,養蘭近三十年的他,曾協助蘭嶼鄉公所復育「蘭嶼阿嬤」原生種,藉由免費指導、贈送蘭花,增進警民感情。
巡佐楊登山從民國六十八年投入警界服務,因緣際會下認識成功大學張玉本教授,他說,當時張玉本剛好在他的管區內,閒暇時,就跟著教授開闢長川蘭園,習得一身種植蘭花的好功夫,從此迷上蘭花之美,不能自拔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線西鄉蛤蜊兵營擁有多間具古早味老舊眷舍,值得保留,鄉公所正積極爭取經費進行修護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開隆宮供奉的七娘媽即七仙女,相傳七仙女中的織女與人間的牛郎成為夫妻,受到天庭處罰而分開,他們所生下的兩個孩子,就是在其他六位仙女的庇護下長大,因此民間咸認七娘媽為保佑孩童之神。開隆宮最特殊的地方是「做16歲」禮儀,府城「做16歲」成年禮已有數百年歷史,相傳發源於五條港一帶,當年民眾多半依港打工維生,而成人工資的發放是以16歲為標準,因此每當家中小孩年滿16歲時,父母便會帶往廟中祭拜七娘媽,有感謝神明庇佑孩子長大、從此可領取成人工資的含意,其地點便是以長久維持此傳統的開隆宮為主,成為府城一項極富特色的傳統習俗活動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崇遠堂又稱「張廖家廟」,建於清道光26年(1846年),為全台最大的宗祠家廟。張廖是西螺第一大姓,其先祖自福建詔安來台經商,原本姓張,後受廖家招贅收養,為報恩情,命後世子孫「生當姓廖,死歸姓張」。崇遠堂所在位置為綠野平疇之間,五開間立面氣派華美,建築用色典雅、雕工細膩,目前已列為三級古蹟,祠內並立有古碑文簡述張廖宗族的歷史與家訓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新化老街位於中正路上,其街屋均為日據時期所興建,至今已約80年歷史了,老街為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,立面有許多文字圖案及泥塑雕刻,由於當時每戶店面都不惜工本替自家門面裝飾,所展現的細部工藝相當講究,連自己的姓氏及商號都是門面的裝飾重點。新化老街曾在南瀛歴史建築選拔中獲得第一名,全國性的歴史建築票選也名列第二,可想而知老街建築的精彩程度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門海蚵被稱為「石蚵」,主要係蚵農以花崗岩裁成石條,讓蚵苗附著其上生長,故名。金門海蚵和台灣海蚵比較起來,個頭雖小卻鮮嫩無比,金寧鄉古寧頭海岸的北山蚵田,養殖歷史已有450多年,是金門最大的蚵田,經常可見蚵農趁著退潮時分前往採收。像珍珠一般的石蚵,最佳的料理方法便是清煮成湯,可以品嚐最鮮美的原味,或者做成蚵仔煎、蚵仔麵線等都很受歡迎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隸屬於「谷巴休閒渡假村」的造橋木炭博物館,是全台第一間以黑溜溜的木炭為主題的展示館。過去苗栗縣造橋地區,幾乎家家戶戶都以燒製木炭為業,因而博得了「木炭之鄉」美名。博物館以圖文介紹當地這項產業文化,並展出木炭製成的工藝作品,近年研究發現木炭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幫助,館內也推展養生木炭的觀念,並展售洗髮精、沐浴乳、洗面乳、炭皂、冰箱衣櫥鞋櫃除濕除臭包等相關產品,另外也有木炭料理可以品嚐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