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ads

若說「狗」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,那麼「牛」應是人類「同甘共苦」的至交,草屯鎮御史里茄荖山環保生態園區中的牛石雕像,即為人與牛之間情誼作了最佳的註解。
草屯鎮御史里俗稱「牛屎崎」,早期農業社會,家家戶戶多半飼養水牛,聚落對外是一條長約五百米,坡度約七十五度的街道,水牛隨主人返家時,一定要經該街道,愈爬愈須用力,往往糞便也會隨之而出,而有此舊名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對於深坑,顏松濤有著近乎癡傻的執著,他是嘉義人,四十九歲搬到深坑鄉居住,見證老街從荒蕪到繁盛,他以繪畫與採集口述歷史方式記錄深坑鄉的文史發展,心中始終掛著「小人物的夢想」,成立一間豆腐文物館,讓這些珍貴紀錄永遠保存。  
「不是在地人,卻更關心當地事」,顏松濤多年來以深坑老街四十八號的德興洋樓作為「深坑文史工作室」據點,投入深坑老建築油畫創作、口述歷史工作,問他這一切是為什麼?他以淺淺的微笑回應,「因為我深深愛上這個地方」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七星潭使花蓮當地人及到過的觀光客,莫不同聲讚嘆,是花蓮市郊最優美的海岸。
可是很奇怪的是地名叫七星潭,到達後卻是一片美麗的海灣,完全不見潭影。原來早年在清朝時期該區域為一片沼澤,範圍包含現今花蓮機場、花蓮師院等一大片沼澤地,大小湖泊如星立,故取名為七星潭。日據時代填湖設機場及附近的開發,現僅存七星潭名稱留供各位自己想像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東港嘉蓮社區生態公園木棧道昨天由立委潘孟安、社區理事長林佳進掛燈舉行啟用典禮,未來將成為民眾賞鳥休憩的好地點,明、後日兩天也將舉辦屏東社區產業博覽會,帶動地區的產業活動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內埔鄉大甲媽祖分靈慈聖宮因佔用鄰地,雖然不到三坪,但與地主協調洽購不成只好遷廟,整座廟由原址向左平行遷移十七公尺,媽祖全程坐鎮廟中,從前置作業到搬至定點只花了十天,順利到連工程師傅都覺得「有如神助」。
慈聖宮在內埔鄉已有十多年歷史,廟方管理員廖大慶指出,早年有許多中部地區民眾南下到屏東打拼奮鬥,每年都組團回鎮瀾宮進香朝聖,後來就有信徒到福建求得湄洲媽祖神尊迎回供奉,並在老埤村購地興建廟宇,信徒也大多來自中部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磁磚拼出原民文化,縣府原住民行政局採用馬賽克磁磚在走廊空間拼出原民圖騰,由於每塊磁磚只有一立方公分,要拼出十五公尺長完整圖案,至少用上萬塊磁磚,過程中若磁磚遺失或是方向不對,就前功盡棄,令磁磚師傅戰戰兢兢絲毫不敢大意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關渡自然公園近年來努力復育,原本少見的鳥類重新現蹤,例如北部二、三十年來罕見水雉,三個月前,一對水雉現身園區,直到上週才離開。劉新白說,水雉是夏季候鳥,只要冬天就會由北部往南飛。劉新白說,今年博覽會以「生物多樣性」為主題,除了鳥類活動外,還邀請蝙蝠學會、蝴蝶保育學會、導盲犬協會等生態協會設攤。
(圖: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、葉守仁攝,文:記者林相美)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石梯港原為花蓮石梯坪旁邊的一個小漁港,近年因外海發現鯨豚出沒而聲名大噪,不僅是台灣賞鯨船的發源地,還成為學者專家從事鯨豚研究的一大重鎮。海鯨號是全台賞鯨休閒船的鼻祖,目前當地也有多艘賞鯨船加入賞鯨活動的行列。石梯港推出的多種出海行程,除了來回3小時的純賞鯨之外,還有搭配泛舟、撈飛魚、釣魷魚等2-3日不同的活動內容。此外,若出海未遇鯨豚的話,當地船家也多會補發船票,提供遊客第二次免費出海賞鯨的機會。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內政部營建署昨日表示,為追思戒嚴前後的白色恐怖受難者,並從中記取教訓,建立和諧社會,由王立甫建築
師設計的「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」將興建於凱達格蘭大道與懷寧街口的介壽公園轉角。紀念碑設計為高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林田山舊名『摩尼薩卡』是一個日治時期的聚落遺跡,保存相當完整的伐木工作站,依山而建的木造日式宿舍建築,有「東台灣的九份」美稱,但是林田山卻比九份純樸、安靜多了,襯托著四面環繞的青山,四季不同的變化,及荒廢了的鐵道、廢橋、老式宿舍、梯階上的中山堂,組成一幅絕美的相片。
林田山林場,日據時代成立於1938年,產量最豐盛時期為1960年,

fengyp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